4月29日,“遵余高速党旗红·攻坚决战当先锋”党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飞龙湖乌江大桥钢梁合龙仪式在黔顺利举行。活动现场,随着最后一根冲钉固定完成,贵州遵余高速飞龙湖乌江大桥(中铁大桥局)正式合龙。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华在讲话中表示,飞龙湖乌江大桥是遵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差,但是项目部通过精心策划、科学组织,较计划提前实现钢梁“合龙”,遵余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遵余高速开展“遵余高速党旗红•攻坚决战当先锋”党建主题活动,给后续生产建设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注入强劲动力。张国华强调,要夯实党建基础,发挥政治优势;把握党建主题,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安全质量,建设品质工程;强化施工组织,实现建设目标。
本次党建主题活动以“遵余高速党旗红·攻坚决战当先锋”党建主题活动为载体,把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劳动竞赛、创建“品质工程”“平安工地”和推进“遵余高速党旗红”等活动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作用,号召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人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团员发挥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确保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服务项目建设作用充分发挥。将遵余高速打造成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品质工程,将飞龙湖乌江大桥、遵余湘江大桥力创国家优质工程和“鲁班奖”,进一步提升中国中铁在贵州建设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高效优质完成遵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飞龙湖乌江大桥是遵余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1.24公里,为主跨为68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钢梁采用正交异性桥面板与钢桁梁拼装后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为国内首例,同时,此次合龙也是贵州省复工复产以来首座合龙的特大桥。
大桥位于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内,紧临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水库,且余庆岸为国家一级公益林,环境保护要求高。遵余高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场站、施工现场广泛栽种绿植,以改善土质,稳固土体,防止水土流失,还于全线率先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
疫情期间,项目部在确保安全防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步伐,58天完成49个钢桁梁节段的架设。
“这种植被混凝土由泥土、肥料、种子和水泥混合而成,喷射到岩石表面后,只要半个月就能长出植物。”遵余高速飞龙湖乌江大桥项目部总工张剑介绍,“它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岩质边坡防护与快速绿化问题,还比传统绿化边坡防护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湿地公园给现场施工带来了另一个困难——钢桁梁及桥面板拼装场地小,板桁结合梁拼装架设施工组织难度大。“为了给快速施工创造条件,我们想方设法扩大钢梁拼装场地,建成两个‘1+3’节段匹配拼装区。”项目经理卢以龙介绍。
有别于以往常用的板桁分离的结构形式,飞龙湖乌江大桥采用桥面板与钢桁梁结合的形式进行整体吊装,为国内首例。同时,项目部自主研发了全自动空中旋转吊具,实现了大吨位钢梁空中自由旋转。为了将因疫情损失的时间抢回来,自3月3日架设首片梁,项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产,每两天吊装三个节段,最快时一天吊装两个节段。49个钢桁梁节段中,最大吊装重量205吨,约相当于40头大象的重量。
遵余高速公路起于余庆县境内的江瓮高速余庆枢纽,由东向西途经余庆、湄潭、瓮安三县,终于播州区,接入贵遵复线冷水坪枢纽,线路全长93.858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从余庆到达遵义城区的时间将由原来的180分钟减少至70分钟,这对进一步完善遵义骨干公路网络、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遵义市乃至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