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总投资780.48亿的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在楚红段于3月11日启动“百日大干”劳动竞赛活动。目前,中国中铁相关管理和作业团队全部返岗复工,参建工程局分管负责人先后进驻现场,多渠道筹措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施工生产所需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强力推进建设提速。
滇中引水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从位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的金沙江右岸取水,提水至总干渠渠首。途经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输水。线路全长661.07公里,为我国在建第一大引水工程。面对疫情,为推动工程建设早日复工复产,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紧急建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管理体系。
中铁开投公司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楚雄指挥部党工委书记汤斌说:“截至3月11日,中国中铁滇中引水工程管理团队和作业团队6000余人全部返岗,机械设备进场1100余台,临建工点开工147处、主体工程已开工112处,隧洞工程正式进洞26处,产值从开工到目前完成6亿元。其中昆呈隧道五特围岩已经进洞30米,超指标完成计划任务。”
为消除疫情影响,各工区开展了施工竞赛。中铁五局昆明七标生产经理杨雄介绍:“我们承建的滇中引水昆明7标2月8日就已经实现了全面复工,做到了人员全部到岗、材料全部到位、机械设备全部进场,是管段内复工工点最多,复功率最高的项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措施,配置资源,加强管控,加速施工。”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关系云南发展大局、群众民生福祉、子孙长远生计的基础性战略工程、民生工程。为确保滇中引水工程建设能顺利推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主要管理团队春节逆行,迅速返岗,紧急建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管理体系,多渠道采买防控物资、多措施推动劳务人员返岗、多途径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党员先锋和青年骨干走在“抗疫复工”最前线。自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30天的时间,管段内19个标段167个工点全部恢复施工,管段全线施工生产全面恢复正常。
中铁开投公司滇中引水工程楚(雄)红(河)指挥部党工委书记贾宗瑜说:“掀起百日大干的施工高潮,把前期损失的时间夺回来,争取年底全面完成建设管理下达的任务和目标。我们把疫情的防护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所有的人员进场后都要要求进行监测、隔离,各方人员积极组织进场和培训,积极备战,做好各项工作。”
按规划,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共涉及输水总干渠沿线六州(市)35个县(市、区)的34个受水小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112万。项目于2017年8月启动建设,总工期为96个月。建成投入运行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滇中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