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保障城市交通畅通,重庆轨道四号线项目公司党委召集会议研究部署,全体员工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多措并举抗击疫情保运营,全力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各个岗位的广大员工、特别是广大党员、团员主动请战、逆行抗疫,主动从“宅家”中走出来,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众志成城,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赞歌。
一封请战书 二十九个红指印
“乘务一队全体牢记岗位职责,逆风前行,坚守一线,并承诺在岗期间服从领导安排......”11月11日,四号线公司车辆运维部乘务一队29名电客车司机在“请战书”上签名、按下红手印,主动请缨奋战一线。
为保证运营生产工作,该部门电客车司机和DCC调度岗位由四班两运转调整为三班两运转。车辆运维部负责人石涛说:“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不少同事连续倒班,特别是包括杨文俊在内的各位党员同志,连续在岗17小时,是原来2倍的工作量。”
“8+8”开启车轮战模式
23:30,OCC调度大厅依旧灯火通明。OCC监控大屏上,电客车行车阵列逐渐稀疏,一天的运营渐近尾声,生产调度员欧阳沁却丝毫不敢懈怠。
“04041110次列车到达黄岭下行清客完毕后,凭信号运行至入段线联系信号楼回段”,欧阳沁正通过无线调度台与末班车司机保持密切沟通,不仅要确认列车清客完毕,更要与司机确认回库路径,直至列车安全返回车辆段。
11月11日以来,生产调度部调整调度人员轮班方式,由先前四班两转模式,调整为重点调度岗位人员实行“8+8”,24小时“车轮战”。
该部门值班主任朱冬建说:“之前,一天内两个班组分别上白班和夜班,四个班组轮流倒班。如今,每个班组连续工作24小时,两个班组轮流8天,8天内两个班组驻扎基地,实施闭环管理。关键时期,部门全体人员都很理解,大家有商有量,共同克服困难。”
“红马甲”照亮战“疫”第一线
车辆运维部乘务二队电客车司机卿宝因防疫需要封控在家,无法到岗工作。但他得知社区急缺防疫人员,便踊跃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主要负责居民信息录入、核酸采集、运送样本等工作。
每天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八点。为避免一次性防护服的浪费,他尽量少吃少喝,减少上厕所的频次。一天结束后,嘴唇干裂,防护服里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手套里的手指被捂出褶皱。
他说:“疫情防控关系着家家户户,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做好疫情防控,早日解封,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以站为家 当好高石塔站大管家
“老妈,给我收几件衣服,拿到二塘站。”11月12日,刚下夜班正坐上归家列车的汪涛收到车站服务部发出的倡导驻守车站信息后,立即拨打了母亲的电话。
汪涛是高石塔站值班站长,也是接到通知后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工作人员。忙完工作后,汪涛第一时间与爱人视频。他说:“下个月预产期到了,现在,老婆一人在家带大宝,跟她视频聊聊,告诉她公司每天按点送餐到站,也给我们购买了枕头、被子,让她安安心。”
连日来,因疫情防控需要,该站四分之一员工封控在家。为保障该站正常运转,车站值班的14名员工,以车站为家,就站驻扎。
“疫”路同行的新婚夫妻档
有一种浪漫,是战“疫”路上相互陪伴;有一种深情,是携手并肩逆风而行。车站服务部的牛志银和妻子孟鑫在接到部门缺人信息后,立即奔赴各自的岗位,舍“小家”顾“大家”,携手逆行、并肩战“疫”。
虽然同在一个公司,牛志银是头塘站值班站长,孟鑫是重庆北站北广场站行车值班员,两站紧挨着,一分半钟车程,但小两口已有5天没见面。
牛志银说:“这是我俩结婚一年来,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岗位性质,她夜班多我白天多,下班后,我俩通过微信视频聊天,知道她平安,我工作起来就没牵绊。”
坚守一线 的“守夜人”
系统运维部工务检修车间及工务运行保障服务项目部有30名员工因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到岗上班,车间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动开展“5+2”“白+黑”工作模式,对一线维保人员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做到忙而不乱,确保工务设施设备满足列车安全运行条件。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石船工班长易上智每天6点起床,主动为员工测体温、查三码、发放防疫物资,平均每天休息7个小时。他说:“目前,工班6人无法到岗,人手紧张,我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困难总能克服。”
凌晨00时30分,探伤工黄文广和同事推着将近50公斤重的仪器行走在轨道上,得推行5公里以上,一旦发现疑似伤损现象要反复探测。探一对焊缝一蹲就是20多分钟,一晚上下来时常腰酸腿麻。他说:“虽然最近客流量锐减,哪怕只有百分之十的乘客,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力。”
凌晨3点,唐家沱工班长曹兴国背着工具包走在隧道里。因人手紧张,巡道从原来3个区间变成4个区间,他主动承担起了这项任务,由此每天平均多走一万步。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越是这个时候,我就越要挺身而出。”
职场人士秒变“手机控”
居家办公的行政办员工杨星最近痴迷“玩”手机,每天都拿着手机点点戳戳。
“我现在不仅是个‘手机控’,还得了‘红点恐惧症’。
”说自己是“手机控”,是因为杨星每天负责管理公司后勤物资。为采购新鲜蔬菜肉类等食材,需要与供应商、物流商等各方保持沟通,一天收到几十个电话和几百条微信信息,必须手机时刻不离手。
说自己是“红点恐惧症”,则是因为不论工作有多忙,杨星也不会漏接任何一条微信消息,他解释道:“每条消息都可能是一件急活儿,我不能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