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开投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指挥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1600多个日日夜夜,中国中铁人用自己的璀璨芳华,在云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修建了一条连接城市南北的地下“大动脉”,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了人民生活、增进了人民福祉。
党建引领,文化聚力争先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辟文化建设新路径,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在推动文化建设与生产运营两翼驱动中,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史为这个团队带来了前进的力量,指引了奋斗的方向。跟随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脚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党工委主动担当作为,多年来聚焦思想文化建设,着力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心向党”“迎国庆·颂党恩·谋发展”“消暮气、激活力、崇实干、做最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史,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和智慧经验。
开工以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相继创办了《四号线建设》简报,打造了4号线《美食地图》《建设员工美食之旅》微电影、《起点》书籍和画册、纪录片《铸道》等一系列文化产品,为项目思想、文化、管理工作增添了新活力、新内涵。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积极带头参与助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创先争优的作风,展现了中国中铁的责任与担当,用忠诚实干写下了党建工作凝心铸魂、聚力攻坚的崭新篇章。
科学谋划,项目建设创一流
不断探索新模式,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是中铁开投探索轨道交通建设模式的崭新起点和重大挑战。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是昆明市首批PPP项目,财政部公示的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之一,线路途经五华区、高新区、盘龙区、官渡区、经开区、呈贡新区,连接了昆明主要行政区域,串联了昆明主要产业基地。
自项目建设以来,全体参建员工在“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信息数字化、驻地建设园林化、工地文化特色化”的“三高四化”管理理念,秉承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克服疫情影响,克服一个个难关,如期实现了全线安全生产“零事故”及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洞通、轨通、电通、试运行、初期运营等建设目标,先后荣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云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云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云南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项目等180余项荣誉。
安全先行,安全质量做保障
对待安全质量,“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子,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就是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全体员工的工作准则。
根据线路规划,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3标包括三站(金鼎山站、苏家塘站、小菜园站)三区间(金鼎山站—苏家塘站—小菜园站—火车北站盾构区间),区间总长度为3414.3米,主要位于学府路和米轨下方,均采取盾构施工。此标段盾构下穿的区间全长1530米,埋设最大深度40米,区间施工风险大,盾构下穿老旧建筑物众多,特别是区间跌落段下穿运营地铁2号线重难点工程被列为重大风险源。此外,小菜园站——火车北站区间要下穿盘龙江。盘龙江是唯一条横穿昆明市区的河流,是昆明母亲河。盾构机下穿的盘龙江段长44米,地层为全透水圆砾层,地下水丰富且水位浅,上方是米轨铁路桥,桥墩为百年文物;相较于右线下穿段上方2条污水管、1条给水管,左线下穿段上方两侧还有调蓄池箱涵与河道连接,施工难度更大,沉降速率要求更高。面对上述施工困难,指挥部科学组织、优化工序、合理布置、精心安排,实现双线“零沉降”,安全穿越盘龙江高风险源。
施工期间,项目上先后开展了1000余次定期、不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发现安全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整改闭合率100%,做到了措施、资金、时限、责任人、应急预案“五到位”,有力地保证了现场施工安全,实现了“零事故”目标。
突破创新,攻坚克难保生产
千磨万击还坚韧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这个团队,是一个能吃苦、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团队,重重困难、重重压力只会激发干劲,让他们愈挫愈勇。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均为地下站,施工条件尤为复杂。以火车北站为例,该站是地下4层16米岛式车站,总长345米,基坑开挖深度约38.6米,主体结构土方开挖达32万立方,且有轨道交通2号线穿过。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研判,最终采用叠落方式下穿2号线区间隧道,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建成了昆明地铁最大枢纽站,实现了2、4、5号线无缝换乘,方便了乘客出行。
建设过程中,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以科技为先导创新创效,积极沟通设计、勘察、建设、监理多家单位,攻克了下穿铁路桥、高架桥、河流、既有地铁线以及正穿、侧穿建筑物等600多处施工重点、难点,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极大缩短了工期。同时,指挥部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工法、研究先进施工技术,攻克重难点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在富水圆砾地层地铁车站超深基坑明挖施工关键技术、复杂环境下紧邻敏感构筑物盾构隧道安全掘进控制技术、富水圆砾地层上下叠落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线掘进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其他技术方面取得省级建设工程工法17项、授权发明专利29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软件著作权66项,出版专著2部、地标2部等专利荣誉。
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美如画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以绿色施工示范工地建设为要求,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文明施工。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中积极探索运用了环境监测系统、喷淋系统等施工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文明施工管理。使用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现场噪音、PM10、湿度、温度、风速、风力等多项指标;通过种植草籽、覆盖防尘网进行裸土覆盖,减少裸土、渣土引起的粉尘污染;运用洗车池为驶出的渣土运输车辆“洗澡”……多种文明环保举措,为保护环境发挥了突出作用,获得了“云南省绿色施工示范工地”“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等省市级文明施工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打造地铁风景线
对于昆明这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来说,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一站一景”的建设理念,让远方的客人有了更丰富的出行体验。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小菜园站——云大西路站区段与米轨铁路基本重合,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百年米轨,借4号线建设米轨铁路需暂时停运契机,应昆明市政府和昆明铁路局要求,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设计方案从其自身独有的线路特征入手,充分调研线路周边环境,将整条线路特征概括为“米轨走廊”“铁路文化”“法式建筑”“区域特征”等四点,并根据昆明市规划局的《昆明城市米轨沿线改造提升规划》相关内容,提出了全线的车站装修概念主题:“米轨记忆,滇越涅槃——法式风情景观线”。
4号线焕发了昆明的色彩,全线采用中国传统七大色彩之一琉璃黄作为线路识别色,既符合“七彩云南”全网概念的要求,又与法式建筑本身的色彩相协调,这种昔日皇家的色彩还寓意吉祥,祝福4号线的建设与开通一帆风顺,普济百姓。
同时,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根据线路区段历史现状、文化特点,为六大文化区段分别提炼出与之对应的六种颜色:湖蓝、橘黄、桃红、紫棠、竹青、赭石,全部取自于自然界的色彩,一区一色,避免空间色彩的单调,传承了昆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凸显了昆明城市识别度,置身其中,一种穿越历史空间的感觉油然而生。
锐意进取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指挥部全体干部员工将继续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央企担当,继续维护好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运营安全,不负荣誉、不负使命、不负期盼,争当永远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