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中铁五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施工1标、2标项目经理部担负施工的海东隧洞主洞完成开挖20390米,顺利突破两万米大关,衬砌完成15356米,完成建安产值11.37亿元,目前提前合同工期半年,隧洞施工步入快车道。
海东隧洞全长25.285km,共设6个施工支洞,其中4个平洞,2个斜井,支洞总长4.94公里。该隧洞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非常复杂,主要难点为:全隧穿越11条断层破碎带及1条活动断裂带,存在塌方、涌水、变形等高度风险。
自2019年11月26日进入主洞施工以来,该项目部针对海东隧洞五大工程地质难题,组织专家评估施工风险建立风险识别清单,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及应急预案;应用预报量测科学手段,四方分析研判后制定工程处理措施;依托参建各方专家技术力量,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努力克服“一多两高三难”等重重困难,“一多”即“工程地质复杂,特殊地质类型多”;“两高”即“环境极其敏感,环水保工程要求高;安全影响因素多,施工风险高”;“三难”即“环水保工作持续保障难,特长隧洞工序协同组织难,涌突水预测防范措施难”。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针对工程沿线地质复杂的特点,加强地质监测预报,抓好风险源头管理,防范地质灾害事故。全面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加强工艺、工法、工装、工序和施工组织研究,抓好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和人员培训,把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落到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全体参建员工在施工中必须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按招投标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务必严格按方案实施、严格抓好每道工序质量,从源头上把控好安全质量,提高了单元工程的优良率,保证了工程中的各项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自开工以来,该项目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水保零投诉的目标,较好地实现了均衡生产,为海东隧洞提前竣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水源工程位于玉龙县石鼓镇,从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的金沙江取水,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全线各类建筑物总长755.44公里,其中输水总干渠总长664.24公里,共有58座主隧洞长611.99公里;有施工支洞120条长91.2公里。工程完工后,受水区共涉及输水总干渠沿线六州市的34个受水小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约1112万人口直接受益。